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主要经过血液途径传播的国家法定监测的乙类传染病。丙肝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常见,但很多人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尽早发现和治疗丙肝对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1.丙肝在国内外的流行情况是怎样的?

WHO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约有5800万慢性丙肝患者,约有29万人因丙肝相关疾病而死亡。近年来我国每年丙肝报告病例数均在20万例左右,2021年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数的第4位。近年来丙肝新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丙肝病毒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①血液传播: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例如共用注射器、吸毒器具、医疗器械不洁等。
②性传播:性行为是一种丙肝传播的途径,尤其是不使用安全套的高风险性行为,如多个性伴侣、同性恋关系等。
③垂直传播:孕妇携带丙肝病毒时,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给胎儿,尤其是在分娩过程中。
④医疗操作不当:如果在医疗操作中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或血液制品,也可能导致丙肝的传播。
⑤其他途径:较少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牙刷、刮胡刀)、纹身和穿耳洞等美容操作中使用未经消毒的工具。
※ 需要注意的是,丙肝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水或者常规的社交接触传播。及时了解传播途径,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丙肝的传播风险。
3.丙肝有哪些症状?

大部分丙肝患者的症状都不明显。少数患者常常会感到持续的疲劳和乏力,即使在休息充足的情况下也难以缓解。还可能会有肝区疼痛或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其他的症状还可以有肌肉或关节疼痛,黄疸很少发生。但是,有无症状或者是否明显与肝脏的病变程度并不一致。
4.丙肝的检查包括哪些?

检查丙肝主要通过验血,常用检测方法有:
①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检测:是一种最基础的检测,常作为筛查,检测结果阳性需要进一步做丙肝病毒核酸检测。
②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该检测不仅可以知道体内是否有丙肝病毒存在,还可以测定病毒的含量,为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该指标阳性即可确诊丙肝病毒感染。如果只是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丙肝病毒核酸阴性,表示以前感染过丙肝病毒,现在已经康复。
③其他辅助检查:血清转氨酶、血清胆红素等。

5.丙肝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最新的丙肝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口服抗病毒小分子药物(DAAs),此类药物具有高效、安全、方便、价廉的特点。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清除丙肝病毒,获得治愈,清除或减轻丙肝相关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丙肝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不及时治疗,约60%-85%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甚至有可能发展为肝癌。
7.丙肝患者的生活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绝对不能喝酒,因为酒精会加速肝硬化发展,应禁喝各种酒类饮品,包括啤酒;
②除了治疗丙肝的药物外,应该尽量减少服用其他药物,减轻肝脏的负担;
③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④注意营养,但食物宜清淡少油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豆制品类食物;
⑤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生活用品;
⑥不到卫生消毒管理不规范的场所文身、文眉、修脚等进行有创操作;
⑦对育龄期备孕妇女,应在尽快治愈后再考虑怀孕。如妊娠期间发现丙型肝炎,可以考虑继续妊娠,分娩并停止哺乳后再进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⑧尽早到定点医院接受规范丙肝抗病毒治疗。
8.丙肝能治愈吗?
目前丙肝已进入可治愈的新时代,一般情况下口服三个月抗病毒治疗后复查丙肝RNA病毒定量为小于检测范围即可认定为治愈。
9.如何预防丙肝传播?
①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
②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③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④不与别人共用注射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
⑤不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⑥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来源:苏大附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