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三惨案” 勇担时代重任

时间:2020-10-01 点击数:

2019年4月22日下午,思政教学团队带领听障、视障、肢障、健全学生共39人,在学生工作处的配合下,开展“行走的课堂”现场教学活动。

师生们手捧鲜花,来到“五三惨案纪念碑”前,缅怀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的遇难同胞,缅怀为抵抗日本侵略者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张睿老师开始了主题为“‘五三惨案’与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 的“行走的课堂”现场教学。李晓凤老师配合详细讲解了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一张张震撼人心的图片、一组组令人愤慨的数字,帮助同学们回顾了“五三惨案”这段举世公愤的历史,教育学生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勇担责任与使命。要强爱国情、立报国志、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宋雯老师在“五三纪念钟”前向学生们介绍了“五三钟”的来历。每年五月三日上午10:00,“五三纪念钟”与响彻济南上空的警报声齐鸣,警示每一位济南人民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警钟长鸣、永记哀思。

从“五三惨案纪念堂”出来,同学们来到了风景优美的“趵突泉天下第一泉”。神态惬意的游人在泉边悠然信步,此情此景与90年前的“五三惨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琴老师借此教育引导同学们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美好生活,要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青春。

为切实做好纪念“五三惨案”专题教学工作,思政教学团队结合我们学生特点与思政课教学实际,制定了“行走的课堂”现场教学+“师生同上一堂课”教学方案,带领残障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在走、看、听、思、做、说中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学生的获得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政课与现实结合的更加紧密,使教学内容真正地“接地气”,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次“行走的课堂”教学活动很好地落实了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驻济高校‘同城大课堂’——纪念‘五三惨案’专题教学”工作的要求和学院党委的具体部署,为探索创新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模式建立了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