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走进泉城

时间:2020-11-18 点击数:

近日,我部“行走的课堂”思政实践教学—“我与家乡共成长”教学活动走出校园,走进泉城,分别在解放阁、宽厚里、百花洲进行现场实践教学。思政部主任张睿、学生工作处处长黄艳华等教师带队学院听障、视障、肢体障碍等学生50余人参加。

在解放阁,张睿主任以《认识历史文化名城济南》为题拉开了此次行走课堂的序幕。张睿老师用流畅的手语和精彩的解说从济南的泉、济南的优秀历史文化、济南的解放与建设三个方面为同学们讲授济南的优秀历史文化,通过让同学们了解济南的昨天和今天,启发同学们思考青年人如何做社会进步的主力军,理清个人成长与祖国的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并引导同学们在3个不同的课堂中寻找答案。

杨海宁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从解放阁看济南战役》的专题课。详细讲解了济南战役和解放阁的历史,教育同学们谨记今天的济南美丽繁荣是当年的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结果,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带领同学们分组有序进入解放阁参观。在一件件革命历史文物前,同学们认真观看,听障学生用手语交流着,视障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想象着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肢体障碍学生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来到一组组浮雕前,驻足观看,被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精神深深感动。

宽厚里牌坊前,宋雯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认识宽厚里品中国精神》的专题课。宋老师讲解了“宽厚里”名字由来的两种说法,引导学生领悟“宽容厚道”永远是中国人永不过时的精神内核。带领同学们游宽厚里,让同学们感受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文化,昨天和今天在这条不长不窄的巷子里完美的融合。

百花洲里,李晓凤老师为同学们上了《百花洲里看泉城》的专题课。李老师给大家讲解了百花洲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概况,在大宾地—王家大院,详细介绍了王家大院当年繁盛的景象和优良的家风家训。同学们在百花洲体验着老济南的泉水文化、民俗文化、家风文化、清廉爱国文化,在建筑中感受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在浓浓的济南味中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何让思政课更接地气?如何让思政课有深度有温度?一直是思政教学团队深入挖掘的教学课题,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是思政课堂的又一次改革和尝试。只有用最真实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才能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感染力和教育力。

此实践教学活动是本学期思政课教学改革—系列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是继“我与祖国共成长”之后的第二篇章“走进泉城”,之后将继续完成第三篇章“走进特院”和第四篇章“走进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