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系部简介   >   系部概况

系部概况

服装艺术系简介

服装艺术系现有专兼职教师24名,其中副教授7名、讲师5名、助教10名、高级技师2名。2人被授予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1人被山东省委组织部授予“担当作为好干部”称号,2人被认定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1名辅导员获“山东省优秀辅导员”称号。现设有服装与工艺、家用纺织品设计(筹)两个专业方向。

多年来,服装艺术系始终以“一切为了残疾学生,为了残疾学生一切”为出发点。在省残联的领导和省教育的指导下,按学院党委部署,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党建铸魂,凝心聚力树立师德师风;以教学育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行动引领,充分发挥先进系部模范作用,以培养“厚德育 精技能 善创新 回主流”技能传承创新的高职听障技能人才为主线,实施“以人为本、以爱育爱、一生一案、修技立身”教学理念。探索“视觉感受5E教学法”,创新“普特协同 多元推进”教学途径,将非遗技艺传承融入听障学生教学中。参与牵头发起全国非遗职教集团等,筹划成立残疾人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研究以及民族服饰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积累了丰富经验,起到了带头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系部依托专业群建设规划,进行特色学科建设,以“争创特色专业,争创双高一流”思想为指导,立足学校强化实践教学办学特色。以服装企业的设计与技术岗位确定培养目标,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市场,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订单式”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在省残联、院党委的领导下,系部全体教职工以奋发进取的精神、争先创优的动力、脚踏实地的作风,团结勤奋、真抓实干、成果突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2019年服装艺术系被授予全国“残疾人之家”称号。服装艺术系党支部被山东省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服装设计与工艺教学团队立项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023年,“匠心筑梦 奋斗新时代”服装艺术系党支部被山东省教育工委授予“共产党先锋岗”称号。支部案例“温情党建五心筑梦—用心用情照亮残障学生出彩人生路”获全省机关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三等奖。经多年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1等奖1项。刘鲤、宋泮涛、刘芳、许娟团队获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专业2组一等奖,2名教师获“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系部多次荣获服装陈列设计“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示范性考核站点;两门课程立项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以墩绣技艺传承为主导的“残疾人非遗传承与时尚设计实训基地”案例入选教育部学校规划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秀案例;“墩绣装饰艺术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顺利通过山东省教育厅立项为山东省第三批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服装专业教师团队出版专著5部,专业教材8部(含2部出版中)。授权软著14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参与公布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3项,国家标准3项。2018年获山东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服装裁剪项目第一、二名;2名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同台竞赛获山东省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三等奖。在全国“黄炎培杯”非遗创新大赛中,获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近5年,学生在其他各类大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近40项。培养有全国技术能手3人、山东省技术能手4人、技师3人,特教老师10余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96%以上,毕业生表现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相关做法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商报》等媒体报道。

同时,系部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实训设备资产达1000多万元,以产学研合作与校企合作带动教学实训,在实训服务,学院教学、科研和创作及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下一步,服装艺术系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凝心聚力,努力创新专业发展建设,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服装艺术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