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堆绣技艺培训方案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9-20

一、培训目的

为了构建完善服装设计与工艺非遗传承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更好的将非遗技艺传承“嵌入”相关课程。通过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的形式进行非遗项目化教学培养“能工巧匠”,培养“非遗传承人”,提高听障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扩大就业的选择面。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非遗项目化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传承非遗文化基础上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创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非遗成果转化,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地文化旅游贡献力量。

二、曹州堆绣简介

曹州堆绣2013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曹州堆绣艺术。源于辽金,奠基于元,盛行于明清,是刺绣技艺与唐代“堆绫”、“贴绢”技艺的结合于发展。堆绣在定陶流传已经有400多的历史。多以绢、绫、丝、棉麻及各种布料为原料,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通过复印、剪、裁、粘、拼花等工序,一步步堆绣而成。现在的曹州堆绣集中于定陶县陈集镇,用晕色、切色、拉丝等20余种堆法,形成了具有浓厚的鲁西南地方风格。

三、培训能力简介

本次邀请曹州堆绣非遗传承人刘宪堂来我系进行培训,刘宪堂的堆绣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刘宪堂这辈已是第七代传人。目前致力于堆绣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拥有自己的堆绣工作室,曾受邀到多所学校进行技艺的传授。

四、培训专业范围

培训主要以丝绫堆绣牡丹等花卉图案为主,讲授曹州堆绣的历史、艺术特色、示范曹州堆绣技艺,辅导学生完成堆绣作品。

五、培训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曹州堆绣的历史;

2.了解曹州堆绣的艺术特色;

3.掌握服装制版的方法与技巧。

(二)能力目标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2. 能够独立完成堆绣作品。

(三)素质目标

1.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具有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美好观念;

3.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六、培训内容

(一)授课内容

表1 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表

培训名称

培训模块

培训内容

时间安排

培训形式

线下培训

堆绣牡丹

技法示范

9.22半天、9.23全天

(8课时/天,共计12课时)

特聘知名专家、非遗传承人刘宪堂,集中授课,分组实操练习

指导练习

(二)培训地点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二号教学楼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院专门成立培训管理办公室,统筹培训的组织实施、质量监控、考核等工作。并负责确立培训目标,制订培训实施具体方案,对各培训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科技与规划发展处及教务科研处负责培训场所、设备等条件的保障工作。服装艺术系负责培训教师的组织、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等工作,以保证整个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条件保障

学院全力支持此次培训工作,成立以宋泮涛主任为组长的培训小组。在人、财、物、教学设备设施、场所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

(三)经费保障

根据根据艺术设计与工艺(特殊教育)专业群建设,继续加大培训经费和高水平资金的投入,确保实施培训的资金需求。

服装艺术系

2023年9月15日

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服装艺术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