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相关处室: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院定于2023年4月—6月举办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原“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目的任务
(一)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三)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赛事组织
本次大赛由创新创业中心主办,各系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协办。
四、赛程安排
1.组建团队(2023年12月—2024年3月)。我们在校生、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9 年之后毕业)均可报名。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项目和团队创始(创意)人、发起人必须为我们学生;校内跨系部组队,归属为发起人所在系部。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 3 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
2.参赛报名(2023年4—6月)。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简称“大创网”)(网址: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名。根据往年省赛名额分配的原则,要求各系6月20日之前在大创网上完成注册报名的参赛项目总数不少于100个。各系的项目基数也是学校推荐省赛项目的考量因素。
3.选拔赛(2023年5月—6月上旬)
大赛采用选拔制,分系部初赛、校级复赛和校级决赛三个阶段,以网评和现场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赛道介绍(详见附件1)
(一)职教赛道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六、赛事实施及要求
(一)系部初赛
由各系部根据系部情况自行确定比赛形式、自行开展比赛,创新创业中心可提供协助。5月12日前完成。
(二)校级复赛
1.上交材料
(1)《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报名表》(附件2)和《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项目汇总表》(附件3),各系部参赛项目不少于5个。
(2)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件要求为pdf或word格式,大小不超过20M。
(3)项目展示PPT。上传文件要求为ppt、pptx格式,大小不超过20M。
(4)其他证明材料。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2.截止时间:5月15日前提交材料。
3.比赛方式:网评。5月22日前公布网评后进入校级决赛的项目名单。
(三)校级决赛
1.提交材料:
(1)项目展示视频(自选)。时长不超过1分钟,MP4格式,视频编码H.264 MP4,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 20M 。
(2)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展示文档。要求同复赛,决赛前可进行修改,但参赛项目不能更换。
2.比赛方式:现场路演、答辩。以“5+4+1”的方式进行,即5分钟路演+4分钟答辩+1分钟评委打分。
3.比赛流程:
(1)播放展示视频;
(2)路演。参赛团队进行项目展示5分钟。使用PPT演示,可一人或多人展示。产品实物展示时间计入该时段。
(3)答辩。评委提问、答辩4分钟。最多由三名团队成员进行台上展示、回答评委提问,无特殊情况,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答辩。
4.比赛时间:5月下旬。决赛拟评出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3个。
七、激励措施
1.获奖项目将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获奖项目指导老师同时获相应的“优秀指导教师”奖。根据各系部所推报项目的获奖名次和数量进行赋分,计入2024年度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的量化评比之中。
2.对通过校赛选拔的优秀项目和团队进行进一步培育,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赛事指导。择优推选参加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山东省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类系列赛事。
3.对通过校赛选拔的优秀项目和团队,入驻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时,给予优先审批。
八、工作要求
1.各系部要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学生、毕业五年以内的创业校友积极报名参赛。
2.充分利用校内外多方资源,深度挖掘优秀项目,充分展现创业校友资源、专业成果转化项目等各系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
九、几点说明
1.复赛项目提交的材料,请以“赛道+组别+项目名称+系部名称+项目负责人姓名”的方式命名,连同系部参赛项目汇总表,一并由各系统一钉钉发至创新创业中心袁斐。其中系部参赛项目汇总表,需经系部负责人签字、加盖系部公章后,将纸质版交至图书馆612室。
2.大赛负责部门:创新创业中心,电话0531-87198357;联系人:袁斐,电话15562660737。
3.为方便沟通交流和赛事信息发布,校赛报名的指导老师和学生,请加入“2024创新大赛校赛”钉钉群:
4.大赛的相关要求参照的是《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附件4),待本届大赛国赛和省赛通知正式发布后,校赛如有相应的调整,会及时发布通知,请各系部及早推进各项工作。
创新创业中心
2024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