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是学院重点专业,致力于培养听力障碍学生在艺术创作与设计制作方面的能力。通过发掘听力障碍学生在视觉感知和手工艺技巧方面的特长,让学生在工艺美术品设计领域展现个人才华,为工艺美术行业企业输送具备专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工艺美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扎实的工艺美术品制作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工艺美术行业企业,从事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创意与营销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专业优势和特色:
①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系省教育厅批准的品牌专业群建设专业。是山东省内建材行业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之一。师资力量雄厚,目前专兼职教师中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3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3人,齐鲁首席技师2人,高级技师13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3人,高级陶瓷装饰工3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博士2人,硕士12人;教学设备先进,现有陶艺、雕刻、纤维艺术、绘画、纸艺、民间工艺、雕塑等7个工作室。
②着眼于“精细化培养,高层次就业”培养,推行“大师引领,校企融合,教学研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为途径,成立了多个大师工作室,构建了以品牌专业群为核心的“专业核心课+校内工作室实训+对口企业实践”课程体系,与上海汉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鲁普耐特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深度合作。
③教学成果丰硕。听障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曾三进中国美术馆展出,六件木雕和六件蜡染艺术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性收藏,10件套绘画作品被山东美术馆收藏;三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国内艺术展,获广泛赞誉;拥有国家级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11门,校级精品课4门,开发教材5本。拥有国家级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11门,校级精品课4门,开发教材5本。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成立于2019年,是全国首个“残疾人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学校+省内国有文博单位+企业深度合作共建的此类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方式实施订单化培养,发挥听力障碍学生特长,挖掘匠人匠心潜能,为国内文博单位、文博企业等输送具有专业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文物保护从业基本素质,掌握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掌握陶瓷器修复、青铜器修复、书画修复、书画装裱、古籍修复等技能,具备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相关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面向文博单位、文物修复行业企业,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艺术品经营、文物艺术品鉴定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专业优势和特色:
①师资力量雄厚。目前专兼职教师共有9人,副教授1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硕士7人。
②校企深度合作,共谋发展。与山东德恒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深度合作。目前已成功与企业共同组建一支以本专业毕业生为主的全国首个可独立完成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残疾人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术团队,为国家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