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征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的通知》要求,教育厅面向全省中小学、高等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的
征集一批各地、各校和教师自主开发建设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优质课程资源,择优报送教育部,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展示,帮助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带动提升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整体水平。
二、课程类型
本次征集的精品课为1门自主开设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文化等相关专题课程。课程以微课形式呈现,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设计、讲义、课件等。
三、内容要求
(一)坚持正确方向。
精品课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要求,确保在意识形态、民族宗教、领土国界等关键问题上没有错误和偏差,授课教师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
(二)确保科学规范。
精品课应确保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完整、教学内容准确、摄制技术规范(见附件1),语言、文字、图片、符号、单位等使用要符合规范要求,政治性较强的图片不得改变纵横比,不得有任何广告。课程须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最新修订的教材。
(三)保证内容原创。
精品课是教师本人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教学成果,不得冒名顶替,严禁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使用网络影像素材不得故意遮挡水印及作者标识等。申报教师及单位需拥有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提交精品课资源时需签署捐赠授权书(见附件2)。
四、工作安排
(一)作品征集
我们最多推荐1门自主开设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文化等相关专题课程。推荐的微课以MP4格式于2024年10月18日14:00前发送至指定邮箱,学校遴选后以光盘或硬盘形式报送教育厅参与征集。
(二)择优上报。2024年10月22日—11月5日,山东省教育厅对征集到的精品课逐一审核把关, 择优报送至教育部。评审过程坚持质量为先,优先推荐前期已制作完成且质量较高的教学展示课、慕课等课程资源。
(三)平台展示。2024年11月起,教育部将对征集的精品课进行验收,通过验收的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https://www.smartedu.cn/nationality)上线展示,并为相关教师和单位发放收录证明。
五、工作要求
各系部要加强组织实施,做好服务保障,确保作品质量。工作中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防止影响正常课堂教学工作,避免增加教师和学生负担。
请各系部于 2024 年10月18日前将推荐的微课按照要求报送至教务处。单个课程材料按“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材料类别”方式命名,如“中华文明的起源—专题课—微课视频”。提交时,将所有材料压缩为“.zip”格式,压缩包命名为“系部名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精品课”。
联系人及电话:吕老师,87198356。
邮箱:sdseky@163.com
附件:1.课程制作要求
2.捐赠授权书(视听资源类数字资源)
教务处
2024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