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发生涉校涉生安全事件,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坚决防止在学院发生此类安全事件,根据上级安全工作要求,安全保卫处积极部署,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安全工作责任
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学院书记、院长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切实履行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部署、带头狠抓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分兵把守,各负其责。逐步推动工作力量下沉到最基层、部署要求落实到最前线、责任压力传导到每一个人。
二、加强校门出入管理
1.启用智能门禁系统,在校师生刷脸或刷卡快速通行;外来访客需提前预约,经被访者同意后,凭有效证件登记并领取出门证入校,详细记录出入时间与事由,需上交被访者签字的出门证方可出校。
2.寒暑假、节假日高峰时段,安保人员在校门两侧引导学生有序进出,设置隔离带划分人行通道与车行道,保障交通顺畅与人员安全。非本校师生车辆未经许可不得入校,特殊情况需登记车牌、事由及预计停留时间。
三、配齐配足安防设备设施
1. 完善安防、消防设施,检查维护安防八件套、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报警器等设备,确保性能良好。在教学楼、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适当增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明确逃生路线,组织开展一次消防设施联动测试。
2.监控室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记录。
四、增加巡逻频次,关注重点场所
1.制定详细巡逻计划,将校园划分为多个巡逻区域,三名巡逻人员每 1.5小时巡逻一次,白天巡逻时重点关注教学楼、操场、食堂等人员活动频繁区域的安全状况与设施完好情况;夜间巡逻时加强对公寓、校园周边围墙、体育馆、礼堂等区域的巡查,防范盗窃、破坏等事件。
2.巡逻人员配备对讲机、强光手电筒、警棍、辣椒水等装备,实时保持通讯畅通。巡逻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记录并报告,能当场处理的迅速处理,如处理不了则通知相关部门协同解决。
五、加大对问题学生的排查和疏导,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1.开展心理健康普查,采用专业心理测评量表全面筛查学生心理状况,建立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分类标记与跟踪关注。
2.配备学院专业心理咨询师,利用警务室心理驿站,每周固定时间开放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并转介专业医疗机构治疗。
3、学生实习期间,安排校内指导教师,经常与学生及企业沟通,了解实习进展与问题,协调解决实习中出现的诸如工作强度过大、待遇不合理等问题。
4.针对毕业考试不合格学生,根据学生的学科薄弱点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安排任课教师授课与答疑。同时,关注这类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师定期交流,缓解考试压力与焦虑情绪。
5.对于因心理问题影响学习和考试的学生,给予特殊关怀与支持,调整补考时间或提供特殊考试环境,如单人考场、延长考试时间等,帮助其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六、重点区域管理人员培训
1.组织重点区域管理人员培训,如实训室管理人员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宿舍管理人员培训学生矛盾处理与消防设施使用等。
2.邀请公安、消防、应急等专家或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组织管理人员实地参观学习其他优秀院校的重点区域管理模式。
七、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
1.协调辖区派出所,在校园周边增派巡逻警力,提高见警率,增强师生安全感。
2.上报济南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在学院西门设置合理的交通标识、标线、信号灯,如减速带、人行横道、禁停标志等。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确保师生出行安全便捷。
八、强化安保人员的职责意识,提高业务能力
安全保卫处全体人员,保持手机 24 小时开机,确保通讯畅通无阻,及时接收指令与反馈信息,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组织深入学习业务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应急处理流程、《山东省学校安全条例》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对突发状况的快速反应与有效处置能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
安全保卫处
2024年11月17日